content="https://q5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821/effad9f68a26405781d453b558afde70.jpeg"/>
成都蓉城刚错过足协杯决赛!球迷便劝球队踢亚冠时,增强新外援
开场没铺垫,成都蓉城主场迎到河南队,直接把比赛拖进了点球大战。
气氛紧,动作慢,球门前像被拴住一样。
联赛那边先动了手,打青岛海牛队,中超赛场派出偏二阵,结果0比0闷平。
轮换已经做了,体能留给杯赛,算盘打得清。
半决赛回到主场,心里想的是趁热过关,现实给了一记闷棍。
河南那股冲劲儿上来,硬把比赛拖到点球点。
镜头给到门线,王国明把身子一扑,挡住了莱切特的点球。
点球点上不讲情面,球场另一边安静得出奇。
点球收尾,河南晋级,成都止步,决赛的大门关上。
一轮接一轮踢,偏偏倒在这一步,空场般的沉。
情绪落到教练席,徐正源脸上没笑。
赛季计划里把足协杯排在前面,目标写得很直白。
计划里漏了一个坑,卡隆受伤。
前脚刚熬过恢复,后脚训练又遇重伤,阵容一下塌了一角。
这一下,排兵布阵打了结。
边上看着人齐,轮到关键环节就少一把子力量。
杯赛走到这,球迷把话提到亚冠上。
不绕弯,问的就一个事:会不会补强引援。
说法很直接,想在亚冠精英赛拿到像样成绩,外援得加。
出战亚冠可以补报名单,人数不设限,前提是口袋要撑得住。
钱到位,操作就能跟上。
窗口不等人,阵容的短板也不等。
讨论聚到边路,提到需要一匹快马。
速度、冲击、终结,缺一个都别想把对手捅穿。
名字抛出来,格德斯。
踢过泰山队那会儿,金靴水准,进球像流水。
如果真能来,进攻端抬一个台阶。
节奏能快,对抗能硬,点球点前也不虚。
这不是玄学,是刀口处的补。
杯赛也好,联赛也罢,边路一旦立起来,中路自然有缝。
回看半决赛的画面,主场优势没转成进球数字。
轮换起了,火力没跟上,点球成了单独的命题。
0比0那场联赛,像一张空白底稿。
杯赛题目更难,河南把答卷写到了加时外。
门将这活儿,伸手就是天平。
王国明那一下,直接改了走向。
莱切特的跑动没问题,点球点前少了半步的狠。
球进不去,其他都白搭。
教练席上没有多余话。
计划没变,目标暂缓,队里需要补人。
卡隆的伤情压在阵容上。
锋线换人方案变得局促,预案被迫缩短。
谈引援就谈位置,边路先补。
能下底,能内切,能在对抗里站住。
提人选不过是个口风,格德斯这个类型对味儿。
能进,能跑,能当第一点,穿插也能当第二点。
亚冠报名窗口给了空间。
有钱就能补,补完就能试,试过才知道够不够硬。
成都这回停在半决赛外。
心气不缺,火力短一截,点球没挺过去。
球场不讲情怀,只记比分和晋级。
主场灯亮着,决赛的票还是旁落。